走进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后海村,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大连市现代青年农场主、金普新区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班学员文少,从小就生长在这个小山村。如今,他身为后海村的治保主任,作为一名高素质农民,他一心为民办实事,与900名村民拧成一股绳,走出一条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的致富路,他的“樱惠试验田”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
一、返乡创业,建立“樱惠试验田”
“80后”的文少,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畅想着外面的世界,毕业后他就去城市里找了一份工作。期间,他深深体会到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要求高。每逢节假日,他回到乡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站在山岗上看着漫山花开,却让他心生欢喜。考虑到父母年迈需要有人照料,家里的30亩地也要打理,便决定辞职回乡。那段时间,他跟着父母,学着父母干活的样子,早出晚归的忙碌着农活,自己抽空就利用网络学习各种农业技术。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少得知村委会缺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去应聘,没想到村里特别欢迎年轻人的加入。“如何能服务好村民?又兼顾提高自家的土地附加值,更有效的管理?”深思熟虑后,文少将30亩地缩减到10余亩,将其打造成“樱惠试验田”,种植多个新品种的大樱桃。夏天烈日当空,冬季寒风刺骨,从没喊过苦喊过累。从剪枝,到除草、病虫防治、田间管理等,他都认真观察记录,遇到棘手的困难总不耻下问,他把最好的知识学到手,再把最好的技术惠及到每一个老百姓。面对村委会的工作,他更是百倍珍惜,努力做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当好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带头攻坚克难,全心为民办实事,全力搞活集体经济,积极为贫困村民、老人等特殊群体打通大樱桃销售渠道。
二、科技普及,为民传播致富信息
文少知道现在的农业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了,没有文化知识,不懂科学技术肯定不行,为改变这一状况,他不仅关注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升,申请加入大连市创新创业青年培育班学习,与众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交流探讨;同时宣传动员60余名村民一道参加由金州农广校组织的金普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带领村民到邻近的涉农街道学习大樱桃种植技术。“现在搞农业,不再只是传统的种地,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要着手,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文少说,后海村土地面积3800多亩,主要种植大樱桃。为此,他不定期的组织村民走进自己的试验田,向他们传授大樱桃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台,文少就邀请专家学者向居民组长、种植大户、村民代表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区各级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后海村支柱产业发展进行研讨,针对独居、孤寡、高龄、重病、经济特困等群体制定“手牵手”帮扶措施。在日常走访与村民的接触交流中,文少不但把国家的富民惠民政策、致富信息向村民们阐释,也把科技种植和法律常识传递给他们,真正把好事办到村民家门口。据了解,后海村人均年收入已由最初的几千元,增长到目前的3万元。2018年,文少被评为“大连金普新区百姓学习之星”。
三、践行使命,疫情防控勇于担当
“3.14”大连疫情发生后,文少始终冲在一线,践行使命,勇挑重担,作为村里防疫负责人,在接到上级通知后,文少迅速反应,坚持群防群治,积极发动群众,立即召集村民志愿者,成立了60人的疫情防控志愿队。同时,安排布置分工,他带领志愿者在村里主干道设立防疫卡口,对出入车辆和人员进行认真核对登记;疫情防控信息摸排是关键,扎实落实各项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对全村进行地毯式摸排,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全面强化辖区人员流动情况排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遏制疫情蔓延扩散;为保证村民日常生活,购买、分发生活物资,运送生活垃圾,每日的道路消杀也都有序开展;正值暖棚樱桃上市时间,主动帮村民办理车辆通行证,对接采购信息,特事特办。
一轮轮的核酸检测、成百上千条的流调信息核实、扎实细致的档案整理、及时准确的各种信息汇总上报等,一件件事情的落实、一个个电话的回访,他一直吃住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的一张硬沙发是他实在挺不住了,眯上一会儿的“最好港湾”;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疲惫不堪,但他始终坚守着,全力硬撑着;一桶桶泡面,则是他的能量“加油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得到了领导、同事、村民们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